• 新闻中心
  • 当前位置:首页 > 新闻中心
  • 北美算力链驱动下液冷板块的趋势机会

    2025-09-24作者:2026大湾区国际液冷产业大会暨展览会

    一、摘要

    OpenAI 与英伟达 1000 亿美元合作、甲骨文采购 GPU 配套设施等 算力链联动” 事件,成为液冷板块核心催化。液冷行业正处于 从 到 1” 爆发期,26 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1000 亿元24 年基本忽略不计),26 年增速约500% ,且复制 AIPCB 大陆替代逻辑。当前板块进入第二波行情,机构聚焦 有订单、已认证、高确定” 标的,整体呈现 大浪淘沙、去伪存真” 的淘汰赛特征。

    二、行业概况:高增速 + 大空间,复制 AIPCB 替代路径

    1. 市场规模与增速:斜率 性感” 的爆发性赛道

    规模时序:24 年液冷市场基本可忽略,25 年达 100-200 亿元,26 年全球突破1000 亿元28 年有望进一步增至2000 亿元

    增速优势:26 年 AI 液冷行业增速约500% ,远超同期 AIPCB25 年市场规模约 700 亿元),且是未来 年北美算力链中 基本面变化最大” 的新技术方向。

    2. 竞争格局:台企供给缺口,大陆厂商 接棒

    液冷行业当前格局与早期 AIPCB 高度相似:

    台企瓶颈:台系液冷厂商扩产保守、供给不足,难以匹配英伟达算力扩张需求,已开始寻求大陆厂商代工或直接合作。

    大陆机遇:大陆厂商凭借敢拼敢闯 积极扩产” 切入市场,如早期 AIPCB 厂商盛虹科技(从百亿市值成长为近 3000 亿全球龙头),当前大陆液冷龙头多为 100-200 亿市值,对应千亿市场空间存在巨大成长弹性。

    三、核心投资逻辑:双驱动 + 高确定,聚焦 真业绩” 标的

    1. 行业底层驱动:渗透率与单位价值量 双升

    液冷是 AI 算力领域少有的 双逻辑共振” 赛道:

    渗透率提升:随着 GB200/GB300 等高功耗服务器普及,液冷替代风冷成为必然,渗透率快速从低基数攀升。

    单位价值量提升:相较于风冷,液冷单机价值量更高,且冷板、CDU 等核心环节技术壁垒高,溢价能力强。

    2. 投资主线切换:从 炒预期” 到 炒确定

    第一波行情(2024 年中):炒 送样 认证” 的 从 到 1” 预期,标的多、普涨,部分企业仅停留在 概念阶段

    第二波行情(2024 年 Q4 起):机构聚焦 有结果” 的标的 —— 即已通过认证、拿到小批量 批量订单、或通过台企间接供货的企业,核心逻辑是 确定性溢价,类似 2024 年 月机器人板块 业绩落地” 逻辑。

    四、重点标的拆解:两类合作模式,核心企业进展

    大陆液冷厂商与英伟达合作主要分两类,不同模式对应不同确定性与毛利率:

    1. 模式一:直供英伟达 ODM(高毛利 长周期)

    需通过英伟达 + ODM 厂商” 双重认证,难度高但毛利率高,代表企业及进展如下:

    英维克:与英伟达北美大厂深度沟通液冷方案,已在 Meta 实现订单突破,是板块龙头标的。

    领益制造GB200 冷板月产 万套(单价 160-260 美元),已向英伟达 ODM 厂商伟创小批量出货;GB300 冷板正在送样。

    硕贝德GB200 冷板送样取得进展,GB300 冷板待验证结果。

    2. 模式二:台企代工(快切入 低毛利)

    仅需通过台企液冷零部件厂商认证,切入快、交付快但毛利率较低,代表企业及进展如下:

    亦东电子:绑定台企龙头齐红,在手订单突破10 亿元;单月营收 1000 万(后续有望达 3000 万),25 年齐红 酷冷至尊订单预计 亿,毛利率 25%-30%(超市场预期)。

    科创新源:通过酷冷至尊、台达、富士康认证,与齐红深度接洽;子公司东莞接科电子(导热界面材料)已准入英伟达,且储备液态金属技术,27 年目标拿下英伟达导热材料 30% 份额(对应 18 亿市场)。

    鸿富瀚:创始人出身富士康,团队核心来自鸿海;已通过台达认证并批量出货,台达订单预计贡献 7 亿收入(亿业绩弹性);同时向英伟达送样 mini fold 产品,国内对接阿里巴巴等大客户。

    强瑞技术 / 腾龙股份:强瑞技术向台企双红供应小批量产品;腾龙股份拿到酷冷至尊冷板代工订单。

    五、技术路线发展时序:避免技术陷阱,聚焦短期落地

    不同液冷技术成熟度与落地时间差异显著,机构调研明确短期看冷板,长期看介质

    1.当前主流(2025 年):单向冷板,配套 GB300 服务器,已实现批量出货,是当前机构核心配置方向。

    2.中期落地(2026Q3-Q4:双向冷板,随英伟达乳饼系列芯片量产推进,技术门槛与单向差异小,现有冷板厂商可快速切换。

    3.长期布局(2026 年底后):冷板 + 静默式耦合方案,核心瓶颈在 冷媒介质(冷却液、制冷剂等),东阳光润、聚化等企业有布局,但当前业务不纯粹,业绩弹性有限。

    4.短期伪机会(2027 年前无批量):微通道冷板,需微米级加工(碎屑难处理)、成本高、密封性差,当前仅为英伟达测试技术,市场炒作为低位 3D 打印标的补涨,无实际业绩支撑。

    六、机构调研核心结论:把握验证窗口,规避不确定性

    1.送样验证窗口(2024 年 10 月底前):多数企业于 2024 年 4-5 月送样,个月周期下,10 月底前是结果集中披露期 —— 通过认证的企业会通过董秘问答 机构调研披露,未披露则大概率为 认证未通过或需改进

    2.标的分化逻辑:第一波行情中仅送样未出结果” 的企业并非完全无机会,但机构当前 避险心态” 下,优先选择 已落地” 标的(如英维克、领益制造、亿动电子),这类企业在调整中抗跌且率先新高。

    3.特殊标的提醒:飞荣达同时布局“昇腾液冷 英伟达送样,属性更偏向国内液冷,因此走势与纯北美算力链标的差异较大。

    七、风险提示

    1.认证失败风险:部分送样企业若 10 月底前未披露通过消息,可能面临订单落空风险。

    2.毛利率下滑风险:行业竞争加剧后,代工模式企业可能面临每年 10%-15% 的 年降” 压力,挤压利润。

    3.技术路线迭代风险:若静默式、微通道等技术落地进度超预期,可能导致现有冷板标的价值重估。


    @2026大湾区国际液冷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版权所有

    粤ICP备2024291375号